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关于童蒙
        童蒙简介
        童蒙文化
        项目介绍
        发展历程
        合作单位
        工作团队
    我要捐赠
        捐赠说明
        捐赠名单
        工作简报
    联系我们

电话:133 4929 8460、0551-62915394 
微信:tongmengcn、公众号:tongmeng69
邮件:tongmengcn@126.com
地址:合肥市黄山路与潜山路交汇处西环中心广场

    助学纪实
【支教心声】在教学中修行
作者:admin | 来源: | 关健词: | 发布时间:2014/9/23 20:57:34  返回上页>>

在 教 学 中 修 行

支教老师:梧清

上帝等着人在智慧中重获童年。

                         ——泰戈尔《飞鸟集》

 “卖水果啦!卖水果啦!新鲜的水果啊!”

“冰糖葫芦啊!……”

你也许觉得我是在逛水果市场,或是在乡村的集市上。不过,你猜错了,我是在教室的课堂上,这时我正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呢,而在我的身后,那群捣蛋鬼正把课堂变成菜市场。一个方脸的小个儿孩子将书卷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大声叫卖水果的正是这小子。我微微一笑,继续在黑板上写字。

这是支教的第三周,孩子们在熟悉我,我也在熟悉他们。在教学方面,我仍然显出十足的笨拙,不知该用什么方式来引导孩子,只能带着宽容的心态观察体验着。就我自己来讲,无论我在幻想中构画出如何有趣的教法,我却没有胜任的能力。我的创造力和我的心情一样拘束,因此不能够灵活地上课。

看哪,后面的孩子无法无天了。他们把外衣脱了,兴高采烈地朝空中抛,然后接住它,再往上抛,再接住它,好像抛球玩儿。

我拿起板条朝他们走去,他们还是高兴地抛着,直到我拍到他们的屁股。但是,把这几个赶回座位,那几个又玩起来,把那几个赶回座位,这几个又玩起来。我的板条威吓没有起作用。

我知道,对于这么年幼的孩子来说,四十分钟的一堂课确实太长了,他们根本不可能一整堂课都用心在读书上面。尤其是下午的课,你简直无法让他们静几分钟。这时的他们已经毫无自制的意志力了,只能任由体内骚动的灵魂所摆布,把精力全都释放出来。好,那么就玩吧,我耸耸肩回到讲台,用目光看着他们的表现。

“小心点,不要摔伤!”我大声喊着,开始四处巡视。

这时我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那个幻想的美丽场景: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玩耍,而“我”的工作就是在悬崖边上守着,负责把靠近悬崖边的孩子再抱回麦田去玩,一整天里“我”就做这件事,就这样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此刻的我也有些类似于这种角色了,就让他们玩吧,我只要看住他们,别让他们受到伤害。但还是有个孩子摔了一交,脸碰到了水泥地面,不久额头就肿起一个包。真可惜,这里不是空旷柔软的麦田。

可是,我不能不顾虑到家长的意见。要是让家长看到课堂是这样子,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一方面,他们当然会理解学前班的孩子难带,另一方面,大概也会觉得我毫无办法。有些家长向我反映,中午老师不在的时候,大班一些孩子吵得太厉害了,怕会伤害到小班的同学。也还是有家长叫我放严厉点,不然管不住孩子们。这些意见总是让我产生一种失职的感觉。可要是连中午我都要在教室守着,那么这一天我也会疲惫不堪了。

不过,中午看守孩子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大概是哪一次余校长叫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去监督低年级的孩子睡午觉吧,后来,就老是有三四年级的学生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中午让我去管学前班吧!”或者“让我去管一年级吧”等等。他们这样踊跃积极地想要行使一点权力,不由让我觉得很有趣。

“好,好,让他们不许讲话,好好睡觉,你们也要保持安静。”我点头道。

于是,这些小小钦差们就到低年级的讲台上,敲着桌子向台下训话:

“安静安静,都给我睡觉!”

有时,他们还会让哪个不听命令的同学到讲台上罚站。而有时,在学前班,我看到他们中的一位,把自己的零食分一些给某个孩子吃,同时说道:

“我把这个分你吃一些,你快睡觉吧。”

看起来,他们是比我更有威望,同时也比我更有办法呢。那些平常在我眼皮底下无法无天的孩子们,在面对这些多少带点耀武扬威的,似乎像打手一般的高年级同学时,也确实不敢造次了。我不禁哂然。

九月十六日,我也开始动用刑罚了。上午的拼音课上,我的精神状态并不好,大概是这几天胃有些不舒服的缘故吧。我有些疲惫地照本宣科上课,台下自然又是吵吵闹闹了。起先是最开朗的那位小姑娘老是转到后桌去,并且在我再三叫唤之后仍然不愿转过来。我就走过去,拿起她的手,用板子拍了两下。

“哼,不——疼——”她扬起下巴满不在乎地说道。

我又加了点力,狠打了几板子,发出辟辟的响声。

这下确实疼了,她的眼眶溢出泪水,接着就趴在桌上呜呜地哭起来。一些学生便道:“老师,家怡哭了。”

“让她哭吧,不听话就该打!”我愤愤地道。

不久,一个离开座位的小女孩在回到座位时,遭到另一个女孩的拦截,不让她通过,于是哭了起来。我立刻走上去问怎么了,她哭道:“可欣不让我进去。”

我厉声朝那个叫可欣的小姑娘道:“你为什么不让她进去?!”

“哼!”她还是用手拦着,毫不理会我的问话。这是班上最任性的一个小姑娘,从开学起就跟我唱反调,对我扬言着“就不听你话!”

我抓住她的手掌,同样加点力狠打了几下。她立刻一边双手擦着眼睛,一边嘤嘤嗡嗡地哭起来了。

“老师,可欣哭了。”一些学生又向我道。大概他们从前的习惯是一见有人哭了,就要报告老师,让老师去安慰吧。

“让她哭吧!不听话就该打!”我同样愤愤地道。

我这两次认真的严厉自然起到了震慑的效果,课堂也安静了。孩子们看到一个真正生气的老师时,确实有些怕了。可是我心里却不大痛快,也许我做得没有错,可是想到自己是带了生气的负面情绪在上课,仍然很不安。

九月十九日,细雨绵绵地下着,给人永无尽期的感觉。从早读课开始,一个小女孩一反平常的安静乖巧,在妈妈离开后,忽然难舍地哭起来了,而且怎么也劝不住。早读课结束后,附近一个阿姨——她同时是另一个孩子的家长——来帮我哄她,去给她买了零食。可是一坐到教室,她还是哭。上课铃声响起,阿姨无奈笑笑,离开了。我便继续接手劝哄的工作。可是啊,无论我怎样地用尽言语去安慰哄她,她还是大哭着要妈妈。

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是无法开始上课,教室里又是吵吵闹闹了。

我梭地立身而起,走上讲台,大喝一声:“开始上课!”也不管那个小女孩还在哭着。

她一见我不理会她了,哭得更厉害。

我一边上课一边朝她威胁道:“你越哭,你妈妈越不来接你!乖乖地不哭,放学后妈妈才会来接!不想回家就继续哭!”

她还是哭个不停。

“好,使劲哭吧!”我双眼盯着她,冷酷地道。

我给孩子们上着课,而那个小姑娘几乎哭了整整一节课。

“你还没哭累吗?那继续哭!”每次望向她或是走过她身边时,我都冷酷地道。一直到快下课时,她才止住了哭——一方面大概是哭累了,发泄完了,另一方面大概终于明白哭并不能解决问题吧——于是慢慢恢复了她往常的安静神态,只是仍然红着双眼,向我伸出两个指头哽咽道:“是不是还有两节课就可以回家了?”

我的态度也和气起来,摸着她的头道:“是的。”

可是这一整天里,我的心情都很糟糕,怎么也快活不起来。虽然我在心里很明白,就像我从前说过的,越是安静乖巧的孩子,内心越是处在一种压抑的状态,如果没有别的活动方式释放,当恐惧不安积累到一定程度,她们迟早会在某一天暴发出来,哭得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孩子在适应环境时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她们太安静被动,不能在主动与环境互动中快速地适应环境,哭泣是她们仅有的宣泄方式。哭一哭其实是好的,不哭反而可能得病。

然而我还是情绪低落,低落的原因在于对自己的冷酷感到不安,就像我前些天惩罚两个任性的小女孩时一样,而这一次,更加严重。不管我做什么,总会有另一个我——或许可以称之为良知吧——在旁边客观地观察着这一个我的行为态度,进行着冷静地批判。理性地说,我的行为是没有错的,但是情绪态度是错误的。因为,无论老师怎样对待学生,他的心里一定要有爱,要在爱的前提基础上对待学生。可是我反观自己时,很明显地感到自己当时是真的愤怒,真的冷酷,而一个人的愤怒与冷酷都是因为无能去爱。可见我的爱的能力是多么薄弱了。

不过,同样有让我心情快活的事情。你一定见过天空一边下雨一边出太阳的场景吧,在某些孩子的身上,你同样可以见到这种现象。那个新来的调皮捣蛋鬼不就常常这样子吗?你看他平常在操场上走路时,都常常是大弧度地舞动着手臂,大摇大摆地走。课堂上也常常发出锐利的尖叫,或是跑离座位去和别的同学吵架。他会欺负人,可要是碰着比他厉害一点儿的孩子,不管他是不是真的被抓疼了或伤着了,只要是处于下风了,立刻尖声大哭起来。我立刻笑着走过去问怎么了。

“他打我!”他指着另一个孩子哭道。

“你不离开自己座位去找他,他会打你吗?”我笑道。

他见我不帮他报仇,哭了几声就停了下来,摇晃着桌子凳子。

不久又听到他的大哭声,我又过去问怎么了。

“这个破凳子!”他一边哭一边道。原来是他在摇晃桌子扭着屁股上的凳子时摔着了。

“谁叫你要摇凳子呢?”我哈哈地笑着对他道。

对于这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不管他怎样用尖声哭叫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都是笑对着他,而且我是真的觉得很好笑。这孩子有着非常活泼爱玩爱动的灵魂,几乎忍受不了一会儿的安静。虽然此刻正在哭着喊委屈,手却还要摇着桌子玩,玩着玩着很快就忘乎所以地对我笑起来,而他的眼睛还盈满泪水呢,可是突然他又记起自己受了委屈,于是又继续哭起来。我还是哈哈笑着看着他,叫他喜欢哭继续哭,随叫你调皮。他就一边哭一边笑,同时哭同时笑。这情景实在把我逗乐了,真的,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我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还有一个小男孩也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有着胖嘟嘟的黑脸蛋,有一种无知与天真,同时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憨劲。就是说,他打起人来是不管对方是谁的,也不管手中拿的是什么物件,他没有严重后果的概念。可是,他一般情况下是安静的,不主动同人玩耍,也很少人主动找他玩耍。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他都常常贴近我,傻乎乎地问一句:“老师,你搞什么啊?”下课时,我叫他去玩,他总是来一句:“你呢?”有些时候,他会莫名地流起泪来,慢慢地就张大嘴巴哭出来。并没有人欺负他,他只是一个人呆着呆着,一种寂寞无聊的感觉控制了他,于是就开始忧伤,开始流泪哭泣了。这时候我就逗他玩,不一会儿,他就嘿嘿傻笑起来,快活地跟我捣蛋。

在我理解孩子的一些特性,与他们相熟不少后,有时上课也开始学着跳出一些框框。例如有时,我在上着拼音课时,发现一些孩子开始打哈欠了,我就知道,他们的注意力已经疲倦了,继续朗读对他们来说很辛苦了。于是,我就说,来唱首歌吧。这样,我们就随便地唱起一首儿歌来,或是一起唱会唱的歌,或是我带头教他们唱。于是,他们又精神焕发起来。这样,就不只有音乐课才有歌声了。按华德福教育的观点,艺术性的东西应该出现在每一堂课中。

我又开始看《格林童话》了,为了能给孩子们讲些故事。但是我发现,我的记性已经大不如我小时候,而我的表达能力也早已迟钝不堪。我记得,在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能把看过的童话重新一五一十,同时又是绘声绘色地再讲给我的弟弟听。可是现在,唉,我不得不承认,我的那颗童心已经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了。从前我能够做到,是因为我相信童话,全身心地投入童话故事的奇幻境界里,在其中忘我地遨游。可是现在,我只是带着隔膜与距离去看童话,我已经不再对里面的情节感到神奇和喜悦,我只记住主要的情节,却没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浮现在脑海,这证明了我的想象力的衰枯。

刚来的头一个星期,我就尝试讲过童话故事,但没有吸引到孩子,他们大多还是只顾着吵闹。我知道是自己的记性和表达能力都太落后低下了,便感到一阵挫败感。

九月十七日,我在课堂上尝试讲了《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这一次,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了,虽然我讲得还是很粗糙,有时还要看看手机电子书上的情节,但毕竟还是吸引到他们了。讲完后,他们松了一口气。有几个孩子就大叫:“老师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嘛!”

于是我再讲《青蛙王子》,但这下就没能吸引他们了,吵闹声再度响起。于是我发现,他们需要一些情节紧凑的带点惊悚的故事,就像狼吃小羊这种,可以让他们的神经绷起来。当然,这是我表现能力欠缺的缘故吧。要是我有足够的表现力感染力,很多故事都可以讲得很精彩,孩子们自然也就会被吸引住了。

我发现,课堂就是个修行场所,与孩子们的相处就是一种学习磨炼。同他们交往中的各种感受是我的一面面镜子,从中照出我内在的各种不足。而他们的率真无邪又时刻把我引入真善美的情境,教我重新去努力唤回那颗在俗世尘劳中日渐暗淡远逝的童真之心。

版权所有 © 2012 童蒙助学中心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22000654号-1
Copyright 2012 www.tongmeng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